大数据报告|城市竞争的尽头,是人口和经济的
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和经济的聚集。
城市竞争的尽头,是人口和经济的battle。
最近,《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在京发布。这份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撰写,从2003年起每年发布一次,是评价中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参考。
报告一经发布,城市之间掀起了新一轮的battle。
经济battle:实力和耐力的比拼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中,构建了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两大体系。报告通过对两大体系下若干细项的分析,对中国的291个城市进行了综合的衡量。
如果把城市竞争比做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比赛,那么综合经济竞争力相当于城市当下的表现,可持续竞争力则意味着城市未来的潜能。
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如果把排名放宽至百强,可以看到这些攒下家底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
图:2021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分布图
从全国291个城市来看,排名波动幅度不大,总体格局稳定。其中,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中部城市平均上升2.25名,西部城市排名基本维持不变,仅上升0.07名。
这轮综合经济实力的比拼中,中部城市的成长引人注目。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呈现上升态势,总体排名分别上升了6.75名、6名、4.07名、2.36名。
2021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武汉、苏州、南京、厦门。从地图中可以看出,可持续竞争力百强城市的集中分布省份,比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多了一个河南,少了一个福建。
图:2021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百强分布图
从全国291个城市来看,头部发达城市的格局趋于稳定,中部城市迅速崛起,均衡式发展总体强于单点发展。中部和西南地区排名分别上升了8.5名和10.5名,东北降幅最大。
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在统计的130个北方城市中,60%排名下降,平均降幅高达19名。而在161个南方城市中,上升城市占比接近70%,下降城市占比仅25.6%。
人口battle:抢人大战的落幕与升级
在城市竞争的洪流中,人,是一切的基础。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2020的十年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高达3.76亿人,增长将近70%。跨省流动的人口,主要流向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在低生育率、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口和人才成为了城市间竞争的重要资源。
2017年3月,武汉打响了“抢人大战”的第一枪。此后西安、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陆续跟进,一年内宣布抢人的城市增加到70多个,硬是将“抢人大战”推上了年度热词。
从本省抢,从外省抢,抢人的硝烟甚至蔓延到了北上广深。当户籍的加持有如白菜,抢人大战升级了:门槛从大专起步提升到了本科硕博,但福利补贴也从落户变成了真金白银。
这轮抢人,主战场在武汉、西安、成都等明星二线城市。虽然竞争激烈,结局却是皆大欢喜:不但坐实了“新一线”的名头,还为城市储备了大量的高质量人才。
图:2017-2019年新一线常住人口增量
数据来源:21世纪报道
从去年开始,“抢人大战”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到了今年,昔日的抢人大户反而收紧了落户和限购的口子。
比如西安,8月出台新政,扩大限购限售范围,收紧离婚家庭、新落户人群及E类人才在限购区域的购房政策。比如杭州,在10月宣告了“大专缴一个月社保就能落户”成为历史。
在西安、杭州等城市收紧落户门槛的同时,一向高冷的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反而放松了落户的门槛。
上海宣布将在5个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落户松绑从郊区做起。北京开启计划单列式抢人,瞄准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