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对话|人口经济学家张耀军:全国户籍制度
但这种空间一定是有限度的。因为城市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口更新的城市缺乏活力,一定会衰落。比如近年来北上广深也有“学历落户”,但常住人口增量并未有明显提升,甚至已经出现负增长。
红星新闻: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新鲜词汇。这一次有何不同?结合当下实际,它有何新内涵?
这一次新出台的实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而缩小两者差距的关键,正是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空心化是正常现象,全球各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一定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但这不一定直接导致乡村衰败。换句话说,乡村也即将面临大洗牌——
但归根结底,学历始终是隐形门槛,会存在机会的不均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学历落户”是不符合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一类会逐渐减少人口密度,恢复其生态功能,原住民则迁往附近更宜居的县城等居民点生活。这未必是坏事。
所以说,未来“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定会淡化当前户籍制度的最大门槛——学历限制。这意味着,当前城乡、城市,甚至是区域、城市群之间的边界会逐渐消失。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城市发展至今,尤其是“十三五”开始,可以看到大城市发展加速,大中小城市的城镇体系正在走向合理化,资源配置越来越走向优化。所以,这一次政策中,户籍制度的统一也围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且城市群是发展重点,以城市群的形成促进城镇体系合理化,以城镇体系合理化支撑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发展与城镇体系合理化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红星新闻:为什么会从“学历落户”开始?
这一次,看似“300万”的尺度不变,但制度的统一性有了明显提升,一些细节越来越不含糊。比如过去最常见的“学历落户”,是典型的城市自主性政策,引发了很多关注和争议。但今年的方案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精简积分项目,并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注意,这一定程度缩减了政府自主的政策空间,反过来,推动了全国户籍制度的统一。
后来,我们发现城市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所以城市化越发受到重视。当然,此时的城市发展依然是受限制的,由于担心大城市的出现会带来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因素,在上世纪80~90年代实行“小城市大战略”,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
张耀军:其实这一次的实施方案中已有方向。里面提到,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此前,“七普”数据中常住人口,就是以居住半年以上为衡量标准。
同时,积分落户制度伴随着政府配额数量,随着改革的深化,名额可以放得再宽一些,这也是此次户籍改革的重点方向。
红星新闻:为什么是城市群?
张耀军:必须承认,一部分农村未来会形成空心化。这是乡村面临的挑战,同样也带来了机遇。
成都金融城夜景 红星新闻资料图片
红星新闻:为什么户籍制度要走向统一?
张耀军:“学历落户”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学历是人的属性之一,居民受教育程度可以直接提升城市素质。当然,必须承认学历存在一定重要性,具体到个人,高学历可以带来就业优势,甚至还会影响工作、生活的质量。
如果不弱化学历门槛,低学历的人口依然无法进入城市,享受城镇化的红利。也就是说,学历是人的属性,但户籍制度不能限制某一属性。
这并不意外。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吸引优秀人才,而学历是最直接的一种。不过很快,这种落户方式或将成为历史。
编辑 张莉
中国提出打造19大城市群,目前这19个城市群拥有全国75%的人口、88%的GDP,但国土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5%,说明城市群发展的集约性,因此发展城市群是我国后城市化时代的关键和重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