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

如何理解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国政协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如何认识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培安谈人口发展

新华社记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近日发布。提出落实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如何理解促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培安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王培安认为,该决定明确了我国新历史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目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具体的工作目标——促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促进人与家庭的全面发展。和谐幸福;明确优化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即生育政策与配套支持措施相结合,强调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着力缓解群众生育实际困难。

在他看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人口本身的平衡。 “具体来说,要处理好人口规模、质量、结构、分布的关系。目前,要特别处理好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关系。”王培安说,人口规模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上超大规模潜力最大的大市场。然而,其庞大的人口数量也给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越多越好,但越少越好。”他说,如果人口规模下降过快,年轻人口短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削弱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经济的活力增加了经济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在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妥善处理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王培安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承载能力高度平衡,城乡、区域间人口发展还很不平衡。但未来30至50年劳动力资源总量仍将较为充裕,人力资源基础仍将雄厚。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目前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有9.9亿,预计2030年为9.5亿,2050年为8.2亿。”王培安说,我国劳动力总量不高,但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反映了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不匹配。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缺人。

在他看来,这需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把人口多的国家变成人力资本强的国家;同时,优化就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进一步挖掘和释放人力资源潜力和优势,形成“人才红利”、“人才红利”、“健康红利”,为高企提供不竭动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落实三孩政策和配套措施,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王培安表示,立足当前人口规模优势,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更大的综合人口红利。

三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4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均石油和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 7.8%、24.17%。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任务十分艰巨。”王培安说,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因此,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是建立在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一致的正确科学决策基础之上的。”王培安认为,适宜的生育水平是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能够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并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不引起人口结构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人口规模适度,确保人口结构在可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