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

湖北一个37万人口大县,屈原出生于此,县名源自

 
公元前278年,时值战国后期,国力超然的秦国大规模攻打楚国,在名将白起的统帅下一举攻克了楚国的国都,楚王狼狈逃命。同年五月初五,内心痛苦且对国事绝望的屈原在汨罗江投水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于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将粽子投入水中以祭祀屈原,同时举行竞渡比赛,寓意驾船拯救屈原,这就是端午节的来源,最初这个习俗仅限于荆楚地区。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文化的传播,到了隋唐时期,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活动,逐渐扩大至全国范围,成为了全国性的节日,一直流传到了今天,1953年屈原入选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其出生于地位于今天的湖北省秭归县。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县境跨长江西陵峡两岸,东邻夷陵区,南连长阳县,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
秭归县
秭归县境,上古时期禹铸九鼎将天下分为九州,县境属古荆州地域,商朝时为古方国归国所在地。周朝建立后,推行分封制,楚人首领被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县境属楚国领地。西周后期,楚王后裔被封为子爵建立夔国(又名归国),县境为夔国所在地,春秋中期夔国被楚国所灭,县境复属楚国管辖,战国后期时于县境内筑城,称为归乡,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即为楚国归乡乐平里人。
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境属南郡辖地。到了西汉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朝廷设置秭归县,秭归县隶属于南郡,当时的秭归县管辖范围还包括今兴山县境,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出生地即位于西汉南郡秭归县。

关于秭归县名,有两种历史来源:
①《水经注》援引《宜都山川记》认为:“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②秭归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的妹妹屈么姑的精灵变化而成,每年农历五月子规鸟鸣叫“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包粽子、做龙舟以祭祀屈原。
到了南北朝时期,北周统治时期设置秭归郡,秭归县改名长宁县。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对天下混乱的州郡县建置进行精简,秭归郡被废除,长宁县复名秭归县。

归州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后发制人建立唐朝,建国次年即公元619年于秭归县设置归州,公元742年时归州改为巴东郡,公元758年巴东郡又改为归州,秭归县仍为州治所在,五代、宋、元时延续不变。
明朝建立初期,仍为归州秭归县,公元1376年归州被废除,次年秭归县改为长宁县,到了公元1380年长宁县被撤销改置归州,归州管辖兴山县、巴东县两个县,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清朝雍正七年即公元1729年,归州升为直隶州,管辖长阳县、兴山县、巴东县、恩施县四个县及19个土司,但维持时间不长,公元1735年归州降为不辖县的散州,类似于现在的县级市。

秭归县
中华民国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州府,公元1912年归州改为秭归县。新中国成立后,秭归县先后隶属于宜昌专区、宜昌地区,1992年改属地级宜昌市至今。秭归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8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人。
纵观秭归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归国、归乡,直到公元2年西汉朝廷正式设置秭归县,三国东吴统治时期分秭归县北境设置兴山县。到了唐朝时设置归州,秭归县为归州治所,直至明朝初期秭归县被废除改置归州,清朝中期归州成为散州,民国初年废除归州改置秭归县。从公元2年置秭归县算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