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

国铁集团董事长:2025年高铁覆盖98%城区人口50万

 

  新华社3月6日报道,如何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旅客出行?复兴号列车会不会进一步提速?

  铁路是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介绍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十四五”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陆东福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尤其是2020年,国铁集团有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圆满完成国家铁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超过2019年水平。”

  陆东福说,“十四五”期间,铁路建设任务仍十分繁重,在建、已批项目规模达3.19万亿元,将坚持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分类分层推进建设。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5万公里左右,铁路基本覆盖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覆盖98%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

  有了高铁,还要有“慢火车”。党的十八大以来,109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198个县跨入高铁时代。铁路系统坚持运输扶贫,81对公益性“慢火车”26年不调价,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增强了脱贫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陆东福说,国铁集团将川藏铁路建设列为“头号工程”,举全行业之力组织推进。去年11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各参建单位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形成攻坚态势。目前,先期开工的“两隧一桥”(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大渡河桥)工程已形成了良好的试点示范效应;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正在组织招标,3月底可实现开工建设;新都桥至波密正在进行专项技术审查,争取8月份招标,四季度具备开工条件。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精准实施“一日一图”

  陆东福介绍,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的不断拓展,铁路客运已保持10多年快速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4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次,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41%、152%。不断推出电子客票、刷脸核验、在线选座、网上订餐等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老年人和脱网人群服务保障措施,使“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百姓出行的真实写照。

  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对铁路客运产生了非常大冲击。2020年,国家铁路客运量同比下降39%。为应对疫情影响,国铁集团实施了“长途不足管内补、春运不足春游补、冬季不足夏季补、客运不足货运补”的经营策略,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运用大数据精准实施“一日一图”,科学配置运力资源,组织好春游和暑期旅客运输,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为碳达峰、交通运输减排多作贡献

  陆东福介绍,近年来,铁路部门加大了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2020年,国家铁路货运量达到35.8亿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2016年的7.7%提高到9.9%,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他说,铁路是典型的绿色交通工具。近年来,铁路自身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预计2021年铁路货运量完成37亿吨,电力机车完成的牵引工作量将达到90.5%,国家铁路燃油年消耗量已从最高峰的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

  “我们将进一步抓住国家调整运输结构的有利契机,对标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全面优化铁路货运布局,用好大秦、浩吉等货运大通道,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进矿、进物流园,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陆东福说。

  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高智能复兴号

  陆东福说,“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自主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目前已经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化动车组。

  他说,在深化复兴号高速列车自主创新方面,一是今年7月1日前将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开进西藏、开到拉萨,实现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二是今年7月1日前在京沪、京哈、京广、成渝等高铁集中投放一批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让更多旅客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旅行生活。三是启动 “CR450科技创新工程”,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实现我国高铁更高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