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

吕柏乐:客观看待优势互补的“南北经济差异”

 

近几年,网上时常出现“南方全面碾压北方”“南强北弱”等声音。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在新发展格局下,北方有哪些比较优势和发展机遇?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大公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柏乐。

吕柏乐认为,相较于网络上流行的“南北经济差距”这个说法,“南北经济差异”更能体现我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格局和现状。对于我国南北经济比较这一问题,吕柏乐表示,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客观看待。南北经济差异更多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上南北地区的优势互补。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特点,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多点开花、共同协作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不同区域产业布局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未来我国南北经济协同发展的优势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期南北经济差距这个话题又被炒了起来,您是如何看待的?

吕柏乐:客观来讲,这些论调和声音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从个别数据对比就得出这些结论,是有失偏颇的。我国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受土地、气候、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天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国家产业布局、对外开放等战略的实施,都是导致我国目前南北地区在经济构成、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看,相较于网络上流行的“南北经济差距”这个说法,“南北经济差异”更能体现我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格局和现状。

从历史因素来看,计划经济时代不同时期产业发展布局的历史遗留,对南北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差异产生一定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内生产力不仅十分落后,且布局极不平衡,一半以上的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此后的产业布局上,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地缘政治因素的考虑,大批新建项目的重心在内陆的中西部地区;此后又经历了三线建设等将主要产业向内陆纵深拓展的战略布局。这些不同时期的国家产业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为特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客观上也为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打上了时代烙印。此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产业升级、市场化改革等措施的推进,产业的历史积淀也造成了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节点上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暂时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对待我国南北经济比较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客观看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北地区不同产业发展方向也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更多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上南北地区的优势互补。我国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更早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国际分工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上航运方面先天的地理优势,南方地区更早地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市场化程度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

反观北方地区,虽然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面相对滞后,但北方经济在我国基础工业、能源、农业等领域的支撑作用,保障了南方地区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总体安全和平衡。同时,北方以其科研、教育等领域的优势,为南方经济输入了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南北经济差异,更多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上南北地区的优势互补。

此外,我们认为,仅以南北或东西来区分中国过于简单化和笼统化。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每个区域的特点。近几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现代化的区域布局以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经济带、城市群的布局,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多点开花、共同协作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预计未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带将作为主要的空间载体,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南北经济真的有巨大差距吗?应当如何理性看待这种差距?

吕柏乐: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来看,现阶段南北方部分省份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认为,“南北经济差异”这个说法更能体现我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格局和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种优势互补的差异才支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当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这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