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

河北一个20万人口小县,光武帝刘秀钦赐县名

 
公元25年六月,身在河北的刘秀公开与更始帝刘玄决裂,在河北鄗县城南筑起一座高台(即千秋台)正式登基称帝,为了表示自己的汉室皇族身份及振兴汉室之意,以“汉”为国号,年号建武。此后刘秀率兵东进,于同年十月定都洛阳,并在随后三十年间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的“光武中兴”盛世。
刘秀在鄗县千秋台登基称帝标志着东汉建国,对于刘秀本人及朝廷来说,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了纪念这件大事,刘秀称帝后同年亲自下诏改鄗县为高邑县。
刘秀称帝的高邑县,即为今河北省高邑县的前身。
高邑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境北邻元氏县,西临赞皇县,南连临城县,东接赵县、柏乡县。
高邑县+房子县
高邑县境,上古时期属冀州地域,西周时属北狄之地,为鲜虞人居住地。大约在西周中期鲜虞人建立了鲜虞国,与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晋国对峙,一直持续到了春秋初期。春秋初期晋国灭了鲜虞国,县境属晋国鄗邑管辖,鄗邑故址位于今柏乡县固城店镇
西汉初期,于鄗邑置鄗县,同时在今高邑县城西南古城村置房子县,县境分属鄗县、房子县
高邑县
南北朝后期,北齐天保七年即公元556年,高邑县移治今高邑县城址
到了北宋中后期,公元1072年柏乡县、赞皇县同时并入高邑县,公元1086年两县又恢复建置。靖康之难后金朝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域,高邑县属金朝统治区域,蒙古汗国崛起后灭了金朝,蒙古汗国时期赞皇县曾并入高邑县,但不久之后又恢复赞皇县建置,元明清时期高邑县保持不变。自隋朝初改赵郡为赵州,此后至清朝灭亡的1300年间,高邑县均隶属于赵州,直至民国初年赵州改为赵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邑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高邑县与元氏县合并为高元县,同年底高元县又与赞皇县合并为元氏县,直到1962年初高邑县才恢复建置,先后隶属于石家庄专区、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高邑县总面积222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是河北省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之一。
高邑县地狭人少,但是历史悠久,自西汉初年鄗县、房子县算起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自公元25年改名高邑至今近2000年历史,鄗县及后来的高邑县县城早期均位于今柏乡县境内,直到公元556年高邑县城才迁至今址,此后临城县、柏乡县、赞皇县先后自县境内分出单独设县。历史上高邑县人才济济,特别是明清时期贤辈出,明朝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内阁首辅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