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员来敲你家门了吗?来看人口普查到底查什
邓宇淇 陈丹雪/视频 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文
“您好,人口普查员。”穿上蓝背心,佩戴好证件,10月22日下午6点,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总府路社区普查员指导员吕爽和普查员向娟一起走进熙和苑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普查。
10月11日起,成都名普查员和名普查指导员走进千家万户,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到2020年10月19日零时,成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进度已经突破一千万人。
作为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到底查什么?怎么查?普查后的数据怎么用?该如何保护公民个人隐私?记者随普查员一起走家入户,揭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查什么
关注10年间居民生活改变
姓名、年龄、性别、学历、身份证号码……向娟手里的文件板上,夹着一摞A4纸大小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如果普查员也来到你家,你需要填写的很可能也是这张包括7项户记录和12项人记录的“短表”。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调查表分为“短表”和“长表”。其中短表用于全面调查,覆盖每一户居民,长表将在全部住户中抽取10%进行填报。“长表包括19项户记录和29项人记录,内容更加详细、具体。”成都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还将首次采集公民身份证号。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现实条件的改变,“过去大部分未成年人没有身份证,现在几乎人人都有。”该负责人解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采集身份证号后,可以与公安、人社等已有记录进行比对,进一步提升普查数据质量,也为下一步数据的有效使用奠定基础。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您家房子的情况,请放心,我们不会采集产权信息。”问及住房,吕爽专门解释道。
了解房屋面积、住房间数、居住人数的时候,部分居民会觉得比较敏感。其实,人口普查中采集房屋信息,关注的是居民居住质量,而不是财产状况。“居住质量也是与‘人’相关的重要内容,此前的人口普查也一直在关注,只是这一次更详细。”该负责人说。
深夜10点,敲响了100多户居民的家门后,向娟结束一天的入户采集,开始对采集信息进行整理。
“今年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我们入户采集到的信息直接录入国家平台,居民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填报。”向娟说,“普查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而且网上直接报送,全流程都经过加密处理。以往普查数据层层上报,今年直接进入国家平台,既有利于国家及时掌握普查进度,也有利于保护公民隐私。”
怎么用?
数据明年陆续公开 为多领域提供信息支撑
人口普查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重要的统计信息支撑。那么,这些数据如何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关联?又会怎样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这个问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看。”成都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宏观层面,今年刚好是“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将到来的关键节点,人口普查将查清人口总量,反映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查清人口的分布,明确人口结构演变;反映人口变迁和人力资源状况,为“十四五”期间的城市布局、经济民生发展等重大决策提供支撑。
微观层面,我们生活的城市需要建多少所小学?建在哪里才能满足入学需求?布局多少公共交通设施才能让公众高效出行?该新增多少养老机构,才能在多年后让老人老有所养?这些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都离不开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的支撑。
“人是一切的支撑,数据也是给人用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普查的相关数据明年将会陆续公开。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开和挖掘使用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只公布汇总后的数据,不会公开公民个人信息。”
其实,对人口普查数据的使用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挖掘,比如了解中国最大姓氏是什么,了解不同地区男女比例,研究家庭规模大小的变化规律等。“除了政府,科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普通大众都可以用好这些数据。”
齐参与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
“2019年,成都常住人口已达1658万,还有大量流动人口。要做到不漏一户,除了技术支撑,对我们的社会动员能力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成都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