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中国只有767万人口?葛剑雄推测至少有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三国时期的总人口只有767万,其中蜀汉只有28万户,94万人口,吴国只有52万户,230万人口。这样数据明显太少了,例如果蜀汉真的只有94万人口的话,那就无法常年维持10万的军队。根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的推测,三国时期人口谷值都有2200多万,人口顶峰为3700万。那么,为什么史书记载的人口数据会如此之少?
古代统计的人口数据,一般都是按照税收单位统计的。例如,蜀汉记载人口为94万,这仅仅是被国家编户在册,还有大量的人口没有被统计在户口中。古代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出现未统计的“野人”,那是在所难免的。就算到了近现代,依然会出现部分黑户。三国时期没有算入国家户口的人口,可能是历代最多。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混乱的时代之一,先是黄巾起义,接着军阀混战,这些大规模的死伤又引发了瘟疫,导致更大规模的人口灭亡。而当时南方相对稳定,于是大量的人口迁徙到南方。还有许多百姓在战乱后就逃到了深山老林,躲避战乱和徭役。因此,国家统计的户口也会大规模下降。但这也是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依附民大量的增加。
在西汉时期,贵族、官僚、商人通过土地兼并发展成为了豪强地主,在东汉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家大族,后世称为“士族”“门阀”等。土地兼并使得土地不断集中,失去土地的农民不断增加,可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失去的土地的农民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租借地主的土地,称为佃农,另外一条是成为无业流民,甚至逃亡深山,当起了强盗,最后发动农民起义。
东汉庄园
在西汉末年,大量的流民沦为了豪强地主的奴婢,也就是依附民。他们失去了土地,不用给国家缴纳田租,因而也不会被统计在人口中。东汉建立后,刘秀先后七次发布了释放奴婢和提高奴婢地位的法令,使得奴婢成为了荫客。东汉后期,天下大乱,许多流民投奔世家大族,荫客的数量急剧增加。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论述到“盖依附私家之部曲佃客,不列入国家编户者,当数倍已登记之户口也”,认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世家豪族所荫附的私家佃,也要倍于州县编户。其数当在二百九十四万六千余户,一千五百三十四万四千余口。”
《中国人口史》对三国时期人口的推测
一般情况下,王朝建立后,为了增加税收,往往会搜括荫户。但是,魏蜀吴三国的都是在地方豪强的支持下建立的,三国都只能允许荫户的存在。不仅如此,政府为了世家大族,还会在许多独立农户赐给世家大族。曹魏的李典的宗族部曲就有3000多家。《晋书》描述为“百室合户,千丁共籍”。蜀汉和东吴的世家大族也是如此。例如东吴征服了山越之后,就将山越的百姓全部瓜分了,赐给东吴的功臣,如赐吕蒙“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根据《中国人口史》的推测,三国时期的荫户人口大约为1534万。
除了荫户不纳入国家户口统计范围之外,屯田户也不纳入国家户口。魏蜀吴都有大量的屯田存在,其中魏国最普遍。曹魏的初期,全国的粮食产量基本依靠的是屯田供应。到了魏国后期,屯田逐渐荒废。于是264年“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266年“罢农官为郡县”。也就是从司马氏掌权开始,屯田废除,屯田农民纳入国家户口。在280年灭吴后,又对全国人口进行了统计,结果有1600多万,多出的849万,主要就是增加了屯田户的统计。其他的专门的兵户、吏户也没有纳入州郡人口统计。
另外,少数民族也没有纳入到国家户口的统计范围。例如蜀汉的户口统计基本只是在四川盆地,对于南中七郡,就没有统计。根据《续汉书》的资料,南中的永昌郡就有20万户,加上其他几个郡,就更多了。吴国的交州、福建一带有大量的越人没有计入户口。根据《中国人口史》的推测,在三国版图内的少数民族数量就有190多万。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就能够知道为什么记载的三国人口如此之少。东汉末年,虽然北方经历了战乱,但是南方总体而言比较稳定。例如益州,在东汉就拥有700多万人口,后来受到局部战争的影响,也不会下降太多,比较保守的估计也有400多万。东吴占据扬州、荆州、交州三大州,其中荆州在东汉有600多万人口(南阳郡有200多万),扬州有400多万,交州200多万。减去南阳郡,东吴范围在东汉有1000万人口,在三国时代稍微下降,估计也有600万到800万。
上一篇:内陆人口不断流失,江浙沪粤却越来越拥挤,如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